“感恩有你”——2019北京蒲公英中學答謝活動 二維碼
作者:段朝墩 10月19日下午15時,由北京大興蒲公英中學主辦的主題為“感恩有你”——2019北京蒲公英中學答謝活動在學校尚未全部完工的新校園里舉辦。這是蒲公英中學搬入新校園后首次舉辦的面向全體捐方、志愿者的答謝活動,很多與會者從國內外趕到現場參會,共有260余捐方和志愿者參與答謝日活動。 (旅游衛視主持人王錚和學校王瀚宇老師共同主持) 十四年辦學成績斐然 一幀幀孩子成長的照片,一段段老師辛勤授課、志愿者全心服務、捐方鼎力支持、新校園從無到有的視頻……與會嘉賓和學校師生一起回顧了蒲公英中學成立十四年來艱辛而溫暖的歷程。 (蒲公英中學鄭洪校長致辭) 根據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我國2017年隨遷子女普通高中入學率是34.23%。蒲公英中學的學生來自全國26個省,400多個村落,盡管學生家長只有9%上過高中,但蒲公英中學的學生已經連續六年在畢業后100%繼續求學,2019年畢業生85.7%升入普通高中,14.3%入讀職業高中。歷屆學生中更有蒲公英學子最終考上北大、哈佛、杜克等世界知名大學,并在捐助者的支持下繼續深造!這一切源于蒲公英中學自建校伊始一以貫之的辦學理念:教育公平和優質教育合一。成長之路上的蒲公英學子始終離不開捐贈方和志愿者們的愛心資助,為此蒲公英全體師生努力以最優異的成績回饋大家! (學生精彩表演) 志愿者與捐贈者愛滿天下 在過去十四年中,蒲公英中學先后有755個國內外企業和團體以及14230位個人志愿者來到學校,他們當中有海內外的大學生、老師、藝術家、企業家……人們來自五湖四海、各個行業,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用他們的愛心陪伴孩子們成長。其中,有些志愿者已經不幸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音容笑貌,依然在師生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們的愛心,依然在蒲公英傳遞。 企業家丁凱女士在蒲公英最艱難的日子里為老校區捐建了兩間新教室;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魏鳳英將同事為自己治病的集資款捐出,成立了“魏鳳英科學獎”;美國科學課教師Nancy Swendsen 2007年隨團來支教,不幸去世后她的朋友集資善款為蒲公英設立了“Nancy 科學獎”;水庫大壩地震研究的科學家汪雍熙先生囑托家人將其儲蓄的一半捐贈予學校,他的弟弟妹妹幫助他在“熙和史地教室”上實現了他的愿望;北京市特級教師秘際韓先生捐贈了今天的“百家姓”教室;美國18歲青年Jimmy在蒲公英中學服務長達4個月,在他生命嘎然而止后,他的母親、父親和妹妹先后來校完成他承諾要回到學校教同學們的課程,課程的名字叫——“品格第一”;亞洲開發銀行的馬小瑩女士去世后成立了“瑩瑩之光”基金繼續支持蒲公英的教學;中金基金會的鄒冰捐助了“冰之語”教室,鄒冰的家人今天也參加了活動。這些離去志愿者的家人、朋友們也成為了蒲公英的志愿者,延續著逝者的愛心,他們的精神,依然在蒲公英中學傳承延續。 新校舍一磚一瓦都是愛 步入新校區,四棟教學樓由一個優美的環廊連接,您會在這里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您會發現老師們在綜合樓的開放式辦公空間中熱烈地研討交流……獨具匠心的建筑設計成果來自北京中天元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們基于學校有限的土地面積和建設資源,經過多次考察分析,以使用功能最大化為目標,以愛心、用心為蒲公英中學這所公益性非贏利農民工子女學校義務設計。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3000萬元捐款讓新校園建設成為可能,隨后達理公益基金會、康明斯公司公益基金、梅菲特都芳漆、聯想控股基金會、耿丹教育發展中心、蘭芝朋友圈等65家單位和社會各界愛心團體和個人紛紛捐贈資金、物資和專業服務,使學校一磚一瓦,從無到有。由北京市大興區教委提供的教室黑板、投影、實驗室設備,以及一間計算機教室設備為學生們創造了優異的教學環境。 (揭牌儀式) 教育公平任重道遠 經過十四年辦學,蒲公英在捐贈者、志愿者、教師、學生、家長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六位一體優質教育。在蒲公英這所小小的中學里,每天都發生著感人的故事,每時每刻學校的師生心中都充滿著感恩!經過三年的校園建設,學校師生于2018年11月搬進了新校區。雖然硬件環境比以前有了質的飛躍,但全部依靠善款捐贈讓學校運營仍面臨著巨大挑戰,甚至比在舊校區更為嚴峻:菲薄的工資收入阻礙了優秀教師的個人職業發展和教學水平的提升;為了節水節電,學校每天晚上9點就停電熄燈;學校食堂無法為學生提供更有營養的餐食……促進教育公平,保障優質教育,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成績進步,仍然需要學校在硬件、軟件、教師培訓等方面不斷建設和發展。雖然面臨如此之多的困難,但蒲公英的全體師生依然砥礪前行,堅信善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人間大愛一定會像一點一滴的涓涓細流,滋養蒲公英的每一個學子,并讓蒲公英真和愛的種子隨著學生們的畢業傳播灑滿社會的各個角落。 (育英校友合唱團表演《我和我的祖國》) 關于北京蒲公英中學 蒲公英中學建于2005年夏季,是北京市第一所專門為農民工子女創辦的初級中學,于2006年1月獲得教育系統和民政系統的批準。學校的辦學性質是民辦非營利性的、公益性的,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中誕生和成長,致力于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手拉手的探索,為國家更加美好的明天盡一份力量。2017年根據民政部《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大興區民政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民非組織進行評估,通過對學校的綜合實力,財務管理,師資配備,課程設置等全方位考評,最終評定學校為“AAAAA”級單位,是大興區教育機構中唯一獲得5A的機構。學校的理念是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改變世界。學校成功的唯一標志是使學生們身心健康地成長,充分煥發潛能,成為終身學習、有能力回饋社會的一代新公民。(段朝墩) |